议在点子上 商在共情处(人民政协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06-05 00:45:40 来源: sp20240605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社区的消防栓设在了城中村小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古登乡佑雅村的光伏电站建到了陡峭的山梁,临沧市凤庆县移风易俗之风劲吹于澜沧江……

  2023年3月以来,云南省政协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以下简称“院坝协商”)行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助推农村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助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议题如何确定:

  群众关心什么,协商议题就选什么

  由于历史原因,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官渡社区自建房林立,楼间距极窄的“握手楼”众多,消防隐患突出。“巷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来!”官渡区政协副主席袁纪文走访了8个居民小组,又跟当地社区的政协委员、街道干部座谈,决定将官渡街道“院坝协商”的首个议题定为解决官渡社区的消防隐患。

  “‘院坝协商’,一大半功夫是会前。”袁纪文说,就拿参与协商的各方来说,要提前协调准备:协商要想落地,离不开人力财力,街道、社区干部长期走街串巷,最了解手头有啥资源;消防是专业工作,消防栓怎么布局,后续消防设施如何维护,离不开消防部门指导;设置消防栓涉及本地居民和租户,如果哪家不同意,整个管网建设就要停滞,居民代表也要尽可能多覆盖。

  没多久,官渡社区的“院坝协商”会如期召开,除了政协委员和街道社区干部,官渡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的专业人员也列席了会议。“会上共识大于分歧,得益于前期陆续开展的3周调研,‘院坝协商’会开了不到3个小时。”袁纪文说。

  云南省政协“院坝协商”行动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生态环境保护的盲点、特殊困难群体的堵点、易返贫乡村发展的重点,因地制宜、精准选题。对案件高发多发、矛盾纠纷突出的地区,围绕普法强基补短板进行法律宣传和咨询;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问题突出的地区,重点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协商议事;对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农村地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开展协商议事。

  议在点子上,商在共情处,民生难题迎刃而解。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宣天一级公路由于长时间没安装路灯,交通事故多发。政协花山街道工作组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各企业、周边社区了解情况,促成了“院坝协商”会的召开,路灯问题得到解决。

  “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持续提高‘院坝协商’议题质量。”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玉侯表示,“院坝协商”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切口小、关注多、影响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促进群众反映强烈、愿望迫切的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解决,着力推进基层矛盾化解、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共识如何凝聚:

  出台工作规则,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深入了解议题相关的政策法规、总体情况、主要问题及症结;也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沟通,更好倾听群众心声,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陈玉侯表示,“院坝协商”搭建起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拓展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新领域。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古登乡佑雅村长期缺乏产业支撑,生态保护压力巨大。泸水市政协联合古登乡党委政府走村串户,寻找发展路子。爬到高高的山顶,泸水市政协主席杨仕林一行人的发展思路随之打开:海拔高、没遮挡,发展光伏产业,不仅有经济效益,还能保持水土。

  走进农户院坝,围坐村民火塘;成立工作专班,与群众唠家常。摸清群众诉求后,泸水市政协召集政府相关部门、光伏项目代表、佑雅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院坝协商”会在乡协商议事室举行。事关大家生计,群众提高了嗓门:“建了光伏,吃饭咋办?”“补偿多少、怎么兑现?”工作专班回应:“组织青壮年培训,精准推荐就业,高龄村民安排就地就近务工。”“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审批流程,确保兑付及时。”一场沟通下来,村民们顾虑打消了,共识达成了。

  “让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才能把问题都摆在桌面上,从而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杨仕林介绍,随着光伏项目顺利推进,佑雅村322户农户户均年收入达4.73万元,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69人;泸水市政协已完成“院坝协商”议事活动20多场,达成协商共识、推动解决问题累计50多个。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里达镇塘子村开展的一场“院坝协商”活动中,除20名代表外,近百名村民自发到现场参与,院坝里从最初的“宽松”成了现在的“拥挤”。腾冲市政协新建187个村级协商议事室,为“院坝协商”搭建更好平台。“‘院坝协商’强调的不仅是场所,更是要走进群众、平等协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杨桂红说,不只是协商议事室,院坝、凉亭、长廊、火塘等都能作为协商场所;涉及面较为广泛的事项,则选择集镇等场所。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院坝协商”工作开展,《政协云南省委员会“院坝协商”工作规则》出台,从协商原则、协商内容、协商组织、协商主体、协商成果等8个方面,细化19条具体措施,明确规范协商程序,按照“介绍情况、提出意见、互动协商、形成共识、提请确认”的步骤召开协商会,推动全省“院坝协商”工作有章可循。

  成果如何落地:

  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探索协商成果转化运用机制

  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诗礼乡、新华乡地处澜沧江以北,群众的热情好客,慢慢演变成了过分讲排场,从红白喜事到乔迁升学都要大办酒席。

  “江北三乡镇通婚多,大家都沾亲带故,打破行政壁垒才能革除陈规陋习。”鲁史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履职小组组长景鸿宾介绍,前期摸清了群众真实意愿,江北三乡镇“院坝协商”进展顺利,“办酒仅限红白喜事,乔迁升学不办酒。”“菜品够吃就行,4荤4素1汤足够。”你一言、我一语,新的共识渐渐明晰。会后,协商建议由江北三乡镇党委联合发文推荐给各行政村,最终转化为村规民约实现落地。

  不仅是移风易俗,乡村产业发展同样有“院坝协商”的用武之地。在凤庆县政协组织下,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企业代表和茶农坐到了一起,商定“2024年凤庆茶叶鲜叶收购价格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5%”,茶农多了收益、企业收到了好茶,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昭通市永善县通过“院坝协商”行动,群众对相关政策法规更加熟悉,特别是在议事环节,群众的意见充分表达,主张得以采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群众共识,本身就是协商成果落地的动力。”景鸿宾表示,推动“院坝协商”成果落地应该因地制宜,既可以通过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履职,也可以依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探索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云南省政协系统开展“院坝协商”行动,就是通过政协搭平台,推动问题在协商中解决、矛盾在协商中化解。云南省持续做好协商成果转化落实这一“院坝协商”的“后半篇文章”,有效防止“商”而无“果”。从建立无缝对接跟进、跟踪问效监督,到探索建立在政协常委会议上听取政府关于“院坝协商”成果采纳落实情况的专题通报制度,云南省多地对一些涉及面较大、群众愿望迫切的协商成果,探索采取视察监督、民主评议、专题协商等方式促进协商成果转化,“院坝协商”正逐步成为云南基层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据统计,2023年以来,云南全省各级政协累计召开“院坝协商”会983场次,政协委员参与“院坝协商”11209人(次),推动解决问题2809个。在“院坝协商”行动中,云南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构建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协联动的工作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1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