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动教育家精神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4-06-05 05:41:47 来源: sp20240605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总结,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陕西力量。

一是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对西迁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勉励广大师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西迁精神是教育战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光辉写照。陕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从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六大行动,深化全学段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培养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陕西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教育家精神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融入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全过程;出台《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将2024年确定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扎实推进思想铸魂、理论阐释、文艺创作、荣誉激励、示范引领、关爱学生、尊师重道、以文化人等八大行动;不断加强高水平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强化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和“三级两类”骨干校园长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名匠”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开展教育帮扶,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稳定提升全省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打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高地。

三是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陕西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分别设置评价标准,调整职称改革政策,通过实施“菜单式”选项“破五唯”、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开展省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启动“双师型”教师认定,实现“县管校聘”改革全覆盖等,全方位、精细化评价教师表现,不断强化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做到以改进结果评价激活教师创造潜力、强化过程评价激励教师潜心育人、探索增值评价激起教师发展潜能、健全综合评价激发教师各尽所能,同时,以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放大秦创原效能,持续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秦创原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促进优势学科专业成链成群成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充分释放高校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提高教师教育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水平。

四是坚持以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到成为“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充满殷切期许。陕西持续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坚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全面开展教育家精神养成教育和传承活动,加快推动教育系统“三支队伍”建设,组建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深化部省战略合作,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成果,不断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14个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不断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为教育家精神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创造优良环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陕西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李昉、熊旭)